父亲袁四牛的抗日往事
父亲袁四牛的抗日往事
父亲袁四牛的抗日往事
袁四牛任(yuánsìniúrèn)阳曲县第七区区长时的照片(图片由作者提供)
父亲本名袁学祖,乳名(rǔmíng)四牛(1919-2006),阳曲县侯村(hóucūn)乡小(xiǎo)岗头村人,人们习惯叫他袁四牛。父亲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,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阳曲县区长、科长、公社主任、局长等职。是阳曲县一届至(zhì)五届人大常委,太原市第三、四、五届人大代表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讲述我(wǒ)父亲当年(dāngnián)抗战的几件往事,以纪念那些为共和国出生入死的先辈们。
袁四牛出身于书香世家,少年时随父(suífù)在祁县读书,喜好学武,粗通形意拳、鞭杆拳,擅摔跤和头朝下爬杆上树(远比头(yuǎnbǐtóu)朝上速度快)。小学毕业后(hòu),他遵父之命回原籍阳曲县小岗头村管理家业。身为富家公子的袁四牛因能写会算,被其舅父白占魁(八村联村村长(cūnzhǎng))聘为村警(cūnjǐng),代行村长职责。
大约1940年初冬,受白占魁村长之托(zhītuō),袁四牛(yuánsìniú)带领上下邻村近百村民给日本鬼子修路。监督修路的是3名日本兵,不仅耀武扬威,休息时还揪出村民强迫与其摔跤取乐,恣意凌辱村民。在场(zàichǎng)的袁四牛看不下去(kànbùxiàqù),随即站出来表示(biǎoshì)要与鬼子比试摔跤。这下鬼子遇到了硬茬,袁四牛凭借(píngjiè)摔跤技巧和武术功底,一口气接连摔败(shuāibài)3名鬼子兵。鬼子不服气,提出(tíchū)二人对摔袁四牛一人,本有怨气的袁四牛一时性起(qǐ),借力让一名鬼子兵闪跌到了路边堤堰下面,使其碰得灰头土脸。3名鬼子恼羞成怒,将袁四牛捆绑起来一顿狂揍,打得袁四牛遍体鳞伤。众乡亲跪地求情才将奄奄一息的袁四牛救下抬回,数月后袁四牛方能(fāngnéng)拄拐杖下地走路。
这时八路军阳曲县县佐薛力同志来小岗头村发动群众,在村西大庙宣传抗日。袁四牛带头响应,被村民推举为抗日村长(cūnzhǎng),从此加入到抗日的(de)洪流之中(zhīzhōng)。
袁四牛参加革命后,小(xiǎo)岗头村老宅成为当时中共盂阳县委的(de)秘密联络点。我方城工部韩挺珍同志(解放后任太化党委书记、市委常委、市总工会主席等职)、王林山同志(解放后任太钢党委书记、省冶金厅厅长等职)等人是联络点常客。联络点由传递情报、转运物资、护送过往干部,逐步发展到动员群众参军、惩处汉奸(hànjiān)。1944年在阳曲县二区区委的支持下(xià),成立了小岗头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,袁四牛任党支部书记,参与了策反(cèfǎn)伪军班长(bānzhǎng)闫旦,使其带领(dàilǐng)一个班的人员和枪支弹药投奔八路军的工作。
闫旦原本是墕村(今尖草坪区)人(rén),其家人和(hé)袁四牛的父亲(fùqīn)有过交往,对名门望族的袁家颇有敬意。袁四牛当时(dāngshí)的公开身份(shēnfèn)是敌伪维持会村警,受村长委派与日伪人员多有交道,和闫旦一来二去成了好友。袁四牛发现闫旦对日本鬼子非常不满这一情况后,立刻向党组织汇报,组织指示袁四牛策反闫旦。经我方派员多次密谈后,闫旦决定带队投诚八路军,我方也派出贾三牛(阳曲县西黄水村人,解放战争中牺牲(xīshēng))领导的区小队(xiǎoduì)在(zài)上阳寨一带活动(huódòng),随时准备策应。一天下午,闫旦借在桥沟铁路沿线巡查之机,带领十几名士兵及装备直奔小岗头村,袁四牛立即与贾三牛的区小队取得联系,两支队伍在小岗头村外名叫西洼地的路边会合,开赴(kāifù)我方根据地。
事情发生后,鬼子(guǐzi)震怒,告示悬赏千元现大洋取袁四牛人头。“逮着袁四牛,赏洋九百九”,小岗头村袁四牛家中(jiāzhōng)被(bèi)敌伪多次查抄,家财丧失殆尽。两名叫“四牛”的无辜村民(黄四牛、郑四牛)先后惨遭杀害(cǎnzāoshāhài),为袁四牛看家的白四梅(袁四牛母亲的四妹,中共党员)被敌人活埋。此时不仅敌伪,乡间抽鸦片者、赌徒也为这千元现大洋打起了袁四牛及其家人的主意。袁四牛被迫把年仅4岁(suì)的大女儿寄养给阳曲沟(gōu)东村的友人,改名(gǎimíng)杨映兰(原名袁巧兰),携妻子和7岁的长子离开家乡(jiāxiāng),撤至阳曲杨兴沟贾庄(今杨兴乡)一带抗日根据地。
袁四牛(yuánsìniú)到(dào)根据地后,不太适应环境,人们一度对穿着长袍马褂的(de)他另眼相看。袁四牛不服气,要给大伙开开眼。有一天,马步头(今阳曲马坡村)碉堡的一小队日伪军几十人来根据地的一个(yígè)村子“扫荡”,一番烧杀掳掠后黄昏时分吹哨收队,有两名鬼子兵吹哨很久后才摇摇晃晃从村里出来。藏在枣树林里的袁四牛在路拐弯处,对准(duìzhǔn)一名鬼子一石头砸下去,鬼子哼都没哼就倒下(dǎoxià)了,另一名鬼子刚一扭头刺刀已穿胸而过。袁四牛将鬼子尸体拉到枣林僻静处简单掩埋(yǎnmái),将鬼子的枪支弹药(qiāngzhīdànyào)收罗回驻地。
袁四牛本想给大(dà)家一个惊喜,但没想到不仅遭到领导严厉批评,还被关了禁闭。驻地机关立即组织群众转移,并派出(pàichū)多名移动哨兵监视马步头碉堡敌方动向。好在此时的日本兵已日暮途穷,接到撤出各零星据点(jùdiǎn)、龟缩大据点的紧急命令(jǐnjímìnglìng),没有力量组织报复,这才免去该村的大难(dànàn)。
只身击毙两名日本鬼子,缴获2支三八大盖枪。事情发生后,袁四牛虽然受了(le)批评(pīpíng),但大家(dàjiā)对他的胆识刮目相看。袁四牛不仅识字,而且每次(měicì)执行任务身手利索,大家尊称袁四牛为(wèi)“四哥”。不久,袁四牛被当时东阳曲县委书记郭固邦(崞县人,今原平市,曾在太原战役中任支前指挥部司令员)调任为县政治部助理员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