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体育正文 13 0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28日凌晨,女子演唱组合i-dle成员叶舒华(yèshūhuá),时隔(shígé)一年更新微博,为成都女子家门口被害案受害者发声。

“我用我公众人物的(de)身份来和大家(dàjiā)说请重视(zhòngshì)这个事件,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,某个地方,也有可能会有下个受害者(shòuhàizhě),或是已经正在遭遇同样痛苦的悲剧正在重演。有病的人需要保护,没病的人没理由要牺牲。真的不要再拿自己精神不正常这说词来当免死金牌 。”

叶舒华还表示,看到这位母亲用尽自己的全力(quánlì),努力保持自己的理智(lǐzhì)让法律一定要给女儿和社会一个交代,这令她心疼不已。

公开(gōngkāi)资料显示,叶舒华,2000年1月6日出生,中国台湾女歌手,女子演唱(yǎnchàng)组合i-dle成员。

2024年6月9日,成都一小(yīxiǎo)区内,27岁海归女子(nǚzǐ)小雅在自家门口被同小区居民(jūmín)梁某某捅伤致死,引发社会(shèhuì)广泛关注。这起看似普通的故意杀人案,因嫌疑人梁某某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而陷入舆论漩涡。

案发近一年后,该案原定于5月27日上午9点半在成都市中级(zhōngjí)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,检方以故意杀人罪对梁(duìliáng)某某提起公诉。

庭审会议结束后,因为双方申请证人出庭(chūtíng)作证(chūtíngzuòzhèng),法院要通知证人出庭,合议庭决定择日开庭审理。

当受害者家属质问“无既往病史如何认定精神病(jīngshénbìng)”“为何拒绝二次鉴定”“精神病能否成为杀人(shārén)免责(miǎnzé)金牌”时,这场悲剧引发了一场关于法律、精神疾病与安全的全民讨论。

★事件回顾(huígù):猫眼里的人影,微信里最后的求救

受害者小雅的母亲(mǔqīn)王女士(wángnǚshì)告诉记者,她和女儿与凶手梁某某素不相识、无冤无仇。

这场家门前的致命冲突发生在2024年6月9日(rì)中午1时许,小雅的母亲王女士外出办事(bànshì),独留女儿在家。

据(jù)王女士回忆,她出门时注意到这名35岁(suì)女子在邻居门前徘徊,该女子背着挎包、长发披肩,行为异常。

小雅从猫眼上看到的嫌疑人(xiányírén)

随后,小雅通过微信告知母亲,该女子(nǚzǐ)持续在门口做出敲门(qiāomén)并吐痰等怪异行为,王女士立即联系物业请求保安介入。

物业派出一名(yīmíng)65岁的保安到达事发现场,这时,小雅打开房门质问梁(liáng)某某,随即二人发生争吵,梁某某冲到房门处与小雅抓扯、打斗,其间,梁某某使用事先准备的刀具对小雅头面部、胸部等(děng)部位切划、捅刺十刀,小雅随之受伤倒地,经(jīng)120现场抢救无效死亡,梁某某经公安民警同意后(hòu)随父母自行驾车就医。

经鉴定,被害人小雅系被他人用单刃锐器刺击左胸部导致(zhì)左肺破裂(pòliè)致急性大失血死亡;梁(liáng)某某右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构成轻伤(qīngshāng)二级,其患有精神分裂症,对其2024年6月9日的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。

在成都市检察院起诉书中还(hái)提到,被告人梁(liáng)某某因精神异常,经常无故窜至小区部分住户门口,进行敲门滋扰和辱骂。此前,曾因其拒不配合调查和辱骂民警和住户,受到民警依法(yīfǎ)警告。此后,梁某某便随身携带(suíshēnxiédài)刀具等器械在小区内对部分住户进行敲门滋扰。

★家属(jiāshǔ)质疑:精神疾病VS精心预谋

5月27日,被害人母亲发布视频称,精神分裂症不能成为躲避(duǒbì)刑罚的(de)借口。现在她的主要诉求是“希望法院重判凶手死刑”。

对于梁某某被认定患有精神分裂症,在(zài)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(nénglì)一事,王女士存有异议。

被害者母亲告诉大象新闻记者杀人凶手(xiōngshǒu)的(de)父母到26日为止都没有给她打过一次电话。谈及案发细节,她提到:“这个凶手在看守所里(lǐ)拒不认罪,她说(shuō)她是正当防卫,而且她在看笔录的时候还说了那么一句话,哪条法律规定我(wǒ)不能敲门?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说的话吗?她的条理那么清晰?”

王女士(wángnǚshì)认为(rènwéi)梁某某(mǒumǒu)思路清晰,甚至能在行凶后与父母前往医院就医,因此对梁某某在事发时的精神状态有疑问。“如果梁某某此前便有精神病史,为什么其父母未在案发前采取治疗措施,还任由其多次在小区内滋扰业主?”王女士说,事发后梁某某的家属称梁某某在家时就有发脾气、摔东西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,“但对方并未提供梁某某的精神病史证明。”凶手(xiōngshǒu)父母也(yě)并未报备凶手患有(huànyǒu)精神疾病。

王女士称,凶手不是第一次敲她家门,事后警方(jǐngfāng)让她指认凶手,她的妹妹看到凶手照片时说,2023年10月时这人也敲过门,她开了门问找谁,凶手说了句(jù)“家里还有其他人”后转身就走(zǒu)了。

王女士说,自己(zìjǐ)的女儿身材高挑、阳光漂亮,而据她了解,凶手大学辍学,进入社会后工作感情不顺,没结过婚(jiéguòhūn),35岁都还和(hé)父母住在一起。王女士认为,凶手心理扭曲,两家住得又近(jìn),可能早就盯上自己的女儿了。

★律师呼吁精神病犯罪应当承担(chéngdān)刑事责任

案件曝光后,不同群体的(de)反应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焦虑(jiāolǜ):网友在社交媒体刷屏“死刑”,认为精神病鉴定是“钻法律空子”;还有网友表示焦虑:“家门都不安全,我们还能相信什么(shénme)?”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十八条对精神病人犯罪有着明确的(de)三种处理情形:其一,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完全(wánquán)不能(bùnéng)辨认行为的精神病人,不负刑事责任,但需进行强制医疗;其二,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,应当承担刑事责任;其三,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可以(kěyǐ)从轻(cóngqīng)处罚。

不过,根据(gēnjù)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,若对(duì)鉴定意见有异议且理由成立,必须重新进行鉴定。据王女士的律师5月27日介绍,他们已经(yǐjīng)向法院申请对行凶(xíngxiōng)者进行二次精神病鉴定。

王女士的律师(lǜshī)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表示:坚定地呼吁精神病犯罪,也应当承担(chéngdān)刑事责任,认为刑法第十八条有待修订。

★警示:高龄保安与社区(shèqū)安全漏洞

“保安在场,为何不(bù)制止?”这是许多人的疑问。案发小区保安黄某已65岁,面对持刀行凶者力不从心。家属要求严惩凶手,同时呼吁物业(wùyè)对安保漏洞负责(fùzé)。

社会(shèhuì)反思居家安全与精神病患者管理此案折射城市社区安全漏洞:保安高龄化、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暴露无遗(bàolùwúyí)。

同时,梁某某作为同小区住户,其(qí)精神病史是否被社区掌握?若已知情,物业(wùyè)是否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?王女士表示(biǎoshì),之后她也将对小区物业提起诉讼,追究物业的责任。

法律界人士呼吁应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监管机制,避免悲剧重演(bēijùchóngyǎn)。

来源 新闻晨报(xīnwénchénbào)、南方日报、大象新闻等

25岁女歌手凌晨发声:真的是人神共愤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